设为首页
联系站长
加入收藏
 您现在的位置: 许沛波书画篆刻网 >> 艺术文章 >> 许沛波书画篆刻艺术 >> 许沛波书法近作 >> [专题]许沛波书画篆刻艺术 >> 正文 电子邮件:xpbshzk@163.com
  逸翰画语录         
逸翰画语录
[ 作者:许沛波    转贴自:本站原创    点击数:1939    更新时间:2016/7/21    文章录入:poet ]

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

逸翰画语录

关于创作

一件作品的高下不在于如实物一样准确,而在于其韵味是否充分表达。

绘画的本质是表达情感和观念的,所以它是文化的一种载体,不同文化演绎出不同的绘画。如果我们对中西方文化都不甚了解,不要随便奢谈融合中西,因为驴与马杂交后产下骡子,骡子是无法再生的!

如果你的作品不能令自己感动的话,它是无法去感动别人的,感动别人的是你真情实感的内心,而不是技法,技法只是准确表现这个内心的桥梁。

真正的创作是不拘于临摹又不拘于写生,它是由内参经典,外师造化后,中得心源上充分发挥的自己! 

个人好恶和个人感受是孕育个人风格的因素之一。

技法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法,并非为炫技而存在,它是有意味的形式。

技近乎道是指在施技过程中自始至终有了道(即各种对立统一的阴阳变化)关照,并非指技术要练到何种程度才能接近道。

关于笔墨

对于笔墨好多画家把它理解为技法层面,而我更喜欢把它理解为精神层面。因为它是传承传统文化内涵的唯一载体,它更是一种境界!

在我的作品中,用笔本身不仅是为了勾勒对象,而是体现出我的审美取向,它体现出来的地道的民族意蕴及纯正的气味是我的追求。

古人创造的笔墨高度尽善尽美,无法超越,也无须超越。我们注重的是如何把传统笔墨和当今的时代背景相融合,也即是表现当今时代的审美趋向。

锤炼适合自己的笔墨语言和关注时代背景应该是现代艺术的核心。

以笔墨为发端,表现于构成,终结于审美是我目前的中国画艺术追求。

好的画是用笔墨关系去表现笔墨结构,这样才能生发,变化无穷。 

不靠对比产生的艺术美是不存在的:黑者须慎白,白者须知黑。快者何处慢,慢者有所快。干者何堪干,湿者不全湿。浓者贵知淡,淡者一点浓。粗者一丝细,细者有傍粗。柔者寓于刚,刚者依于柔……皆于对立统一处显其机锋。八卦图阵变化中尽藏笔墨玄机,道尽无限,故宋人米芾云:极变化,阖道门。

关于写生

写生时要写出当地景物的感受,且符合中国画的心灵空间(针对中西文化差异),才是写生的真实意义。

写生不能太似实景,画面要努力营造出一种使人既熟悉又陌生,似曾相识又不可知状的感觉。即形象的特定性和笔墨的随机性完美的结合所呈现的效果,我以为这才是中国画的魅力所在。

写生是把观察到的客观自然秩序转换成主观的画面秩序,写生能力也即是笔墨结构的转换能力。

写生不是在自然中找景,而是在自然景象中找自己,你感兴趣的景物就有“你”在其中,然后再思考如何表现。

写生中物象的形如何转换成画面表达的形是大费周折的,中国画中的形是根据中国人的心眼创造出来的,它附着人的情感因素,实景中的形启发、触动心眼中的形而加以发挥,所以叫炼形。它并不是西画中的造型。

写生作品可以不完整的,可能有某些缺陷有待改进,但我希望每张作品都是记录写生状态的真情实感,故而努力对不同景点运用不同技法以区别之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作者声明: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著作权人。我同意在此发表此作品,同意许沛波书法篆刻网站向其他媒体推荐此作品。未经许沛波书法篆刻网站或作者本人同意,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。在不发生重复授权的前提下,我保留个人向其他媒体的直接投稿权利。
上一篇文章: 云水山庄艺术公益讲堂:书法临摹的想象和创作(以汉隶《张迀碑》中“繵”字为例)
下一篇文章: 如何临《张好好诗帖》,附临摹视频,对比图!
发表评论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 最新5篇热点文章
 最新热门 稽古问道—许沛波师友书法…[1653]
 最新热门 如何临《张好好诗帖》,附…[2119]
 最新热门 逸翰画语录[1939]
 最新热门 云水山庄艺术公益讲堂:书…[2520]
 最新热门 乙未腊冬许沛波驱寒临金文…[2240]
 
 最新5篇推荐文章
 推荐文章 当代24家热评许沛波《秦岭…[2778]
 推荐文章 2009年10月21日许沛波老师…[5561]
 推荐文章 2009年10月14日许沛波老师…[5420]
 推荐文章 2009年10月14日许沛波老师…[4975]
 推荐文章 《许沛波书法精品选》-五体…[8610]
 
 相 关 文 章
没有相关文章

  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    没有任何评论
设为首页 |  加入收藏 |  联系站长 |  友情链接 |  关于我们 | 
版权所有 Copyright© 2003 许沛波书画篆刻网        站长:陈斯锦         页面执行时间:578.13 毫秒
粤ICP备11008775号